可以说,县级以下政府网站已成为政府不合格网站的“重灾区”。据媒体调查,这些不合格的政府网站长期处于访问量极低的状态,有的甚至成为“空壳”网站,每天的访问量只有一位数。(中共网)目前,很多县级以下的政府网站都不合格。一个是“僵尸网站”,也就是说,更新是几个月甚至几年前的。另一种是“本末倒置”。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官方信息和工作指南普遍缺乏,但充满了许多生活信息。三是“我说你听”。网站信息刚刚发布,但根本的是没有针对人民群众的回应功能,没有反馈,没有建议,与人民群众“零沟通”。四是“假”,会议、学习、考察、考察信息较多,与企业和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信息较少。

虽然这些都只是政府网站存在的问题,但仍然可以反映出政府能力的不足。

一是宣传工作意识不足。一些地方政府和领导对宣传工作重视不够,不善于营造舆论氛围。俗话说“不说假把戏,不练傻把戏”。夸耀政府的工作是不对的,没有发言权是不可取的。特别是在当今信息社会,如果政府不主动把握舆论导向,很容易陷入被动。如果一项政策或措施既没有公示,也没有过程性进展和成效,如何让人们知道政府做了什么。政府要主动展示政绩,传递“正能量”,否则老百姓的信息接受只会被一些负面信息占据,政府和干部职工的印象永远停留在死里,不利于建立政府的形象和信誉。

二是服务模式不变。虽然许多政府都有官方网站,但他们并不清楚网站信息的作用。毕竟,网站是为老百姓服务的,不是为了娱乐;网站的信息与百姓息息相关,不是为上级部门请功的。作为政府的官方网站,信息发布是为了展示工作动态,公布政策法规,听取民意。如果网站发布的信息只是站在基层,总是展示一些领导的会见、考察、学习和剪彩,企业网站不去实地,而是了解基层的思路和对策,而且即使没有与民众沟通的渠道,也只能说明政府的“官僚主义作风”依然严重。

在不合格网站的“表象”下,许多政府部门对问题的思考不够高,视野也不远,甚至与懒政、懒政、不干事有关。履行政府职能,实现“服务型政府”转型,必须从一点一点做起。只有加强政府网站建设,让人们有更多的参与感和认同感,才能真正提高政府的能力。